查看原文
其他

从《我的前半生》看现代社会关系:碎了、乱了、联系了、重组了

2017-07-26 王德培 福卡智库


反映婚恋情感、职场生存、家庭生活、女性成长内容的电视剧《我的前半生》,击中了当下中国不同圈层的受众,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,也引发社会话题效应。

有观众认为改编背离了原著,也有人认为更接地气,符合中国当下社会现实;

亦有人鄙夷不已——宣扬的是女性独立,讲的却是靠男人逆袭;

还有人骂其剧情太狗血,“防火防盗防小三,还要防闺蜜”……


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相信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触点。


从社会层面来看,该剧折射出现代婚姻、家庭关系的调整与变化。

从1950年代的自主PK包办(婚姻自由)到1960年代的政治PK爱情(政治年代催生政治婚姻),从1980年代爱情PK婚姻(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否道德的讨论),到21世纪理想PK现实(打一场婚姻保卫战),婚姻关系的着力点不同。


其一,与之前的爱情、自由相比,财产相对成为当下婚姻关系的重心。

正所谓,结婚是资产重组,婚姻是资产管理,离婚是破产清算;结婚签协议,离婚少撕逼。


《新婚姻法解释(三)》对婚前财产(尤其是房产)的界定,可以说是当下婚姻关系在法律层面的折射,此前还有众多好事网友推算出婚前财产26.5亿元的京东老板刘强东离婚时,小其近20岁的奶茶妹章泽天能分多少财产呢。


其二,婚姻稳定性降低。

据民政部发布的《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:

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224.7万对,比上年下降6.3%;

而全国依法办理离婚384.1万对,比上年增加5.6%;离结比约为31.4%。

这意味着,每3对人结婚的同时就有1对人离婚。 


事实上,从2002年开始,中国的离婚率就一路走高。

2002年,中国粗离婚率(离婚对数与平均人口数之比)仅有0.9‰,2003年达到1.05‰,到2010年突破2‰,2015年粗离婚率为2.8‰,是2002年的3倍多。


其三,婚恋多样性增加。

如对同性恋逐渐宽容,新浪网络调查显示,近半网友支持同性恋合法化,有22%网友表示不支持、不反对、不干涉、不歧视。


苹果CEO蒂姆·库克都宣布出柜,竟然没有影响形象,反倒赢得一片喝彩。Facebook创始人马克·扎克伯格甚至给他点了个赞:“感谢库克向我们展示什么才是一个领导者的真诚、勇气和可信。”


与此同时,第四次单身潮袭击中国,越来越多中国女性选择单身。


其四,传统亲子关系削弱。

“啃老”、“空巢老人”标志着养儿防老、多子多福的传统正逐步走向解体,越来越多的“空巢老人”打破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方式。


不仅婚恋亲子关系在发生改变,师生关系也在流变。

过去,萦绕耳边的是高度伦理化的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,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古训,师生之间是休戚与共的文化共同体,不仅是口传心授的学术传承,而且是情感、操守与修养的道德人格传承。

如今,师生之间是契约式的业务关系,老师履行教学义务,学生拿到应得学分,两不相欠;或者老师发包私活给学生,学生称呼老师为老板,沦为利益与金钱关系,以致师生关系日益淡漠,渐行渐远,“学生没了敬畏感,老师少了神圣感”。


尤其是慕课等网络开放课程蒸蒸日上以来,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,使得学习知识不再囿于校园一种途径,在一定程度冲击了传统教师角色。


尽管传统“师承”取向未必与现代教育平等、开放、多元精神相榫合,但师生关系的激变却是现实存在,其背后闪现的是教育产业化幻影。


无独有偶,医患关系也是急剧转变的社会关系之一。

网络上流传着一张穿越百年的医患鞠躬照——一老(医生)一小(患者),双手作揖,互相行礼,与当下拔刀相见、冲突升级的医患关系形成鲜明对比。


一面是温岭杀医案、医生护士被逼抱尸示众等医疗暴力事件不胜枚举;另一面却是号贩子总有专家号、“排队3小时,看病两分钟”成为“正常”现象,“产妇死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全失踪”等医疗事故报道时见报端,医生与患者的鸿沟越来越大,有微博吐槽说“当法医的好处,就是医患关系稳定”。


原因就在于当下医改的朦胧性,在市场与政府“二人转”中兜兜转转难以突破。

一边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,要求医生救死扶伤,呼唤医者仁心,成为白衣天使,强加医生以道德感;

另一边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,拒绝承认医生的劳动价值属性,同时又要遵循“市场规律”。


现实中,患者被抛入医疗卫生市场的汪洋大海,成为消费者,医生则成为服务者和传统不平等秩序的化身,构成一个“被围困的社会”领域。


此外,劳动关系、股权关系、商业关系也在纷纷变化。

以前说“有困难找组织”,现在“不知道组织在哪里”:物业管不了邻里矛盾,居委会解不开家庭心结,工会势单力薄,企业忽视人的需求。

劳动关系之前崇尚螺丝钉精神,“我是革命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,一干就是一辈子;


自主择业,双向选择以后,就体现为U盘式生存,把自己装满,想插哪里插哪里,不爽就拔盘闪人,“不行就把U盘换成移动硬盘,再不行升级为云盘”。

股权关系一般是指资金、技术、不动产入股形成的股份关系,如今还有“身股制”——以劳动力入股,“人在股在,人走股没”。


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立,再到股权N元制、管理权N元制……企业进入权力复合时代。

商业关系则从零和竞争走向竞合,从全产业链走向彼此嵌入,从连接(Links)重构为联结(Connectedness),企业、产品、用户与市场的边界愈加模糊,相互之间的关联却愈加紧密、深入和广泛,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。


梳理上述关系嬗变的背后,隐藏着共同的背景与原因。


是市场化、工业化、城市化、法治化的深化与加速,而行政化尚未退出,财富爆炸化、财产资本化、贫富差距扩大化,以及民主意识、自我意识、契约精神的萌芽与产生,使得现代社会中人从传统的认同关系中抽离出来,换言之是被拔去了根,又在社会进程中重构关系,重新生根,形成传统与现代、旧与新、破与立并现的图景。


如工业化与城市化拆散传统家庭,子女离开父母成为流动劳动力,时间与地理在客观上成为尽孝阻碍。


是互联网最开始仅作为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标志,如今以不可抵挡之势横切所有领域,将时代一网打尽、肢解,原先板结的、同化的社会便无法避免地“碎片化”。


如海量资讯蜂拥而至,人们首先感觉某种“眩晕”,注意力难以聚焦、目不暇接,大部头、长篇章已成为奢侈品;“浏览”代替了“阅读”,“即时体验”消解了“细嚼慢咽”;时间被切得七零八落,“八爪鱼生活”是常态等等,“碎片感”无所不在。


在碎片化的同时,互联网又在虚拟层面将一切联结起来,百度连接人与信息,阿里巴巴连接人与商品,腾讯连接人与人,虚拟和现实、线上和线下全维度的交互,进入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,使现实层面人与人之间因联系而更加混乱而 53 29598 53 15760 0 0 1964 0 0:00:15 0:00:08 0:00:07 2782 53 29598 53 15760 0 0 1892 0 0:00:15 0:00:08 0:00:07 3172序。


事实上,在不可逆的社会进程中,新的社会关系、人伦关系又正在重组,很难用一元论或是二元论来判定对还是错。

如司机兼职化,用老眼光来看似乎是一种不忠诚、不专一的行为,用新眼光来看,这符合万众创业、节能减排、共享经济的精神,而滴滴就是切切实实提供了这样一个挑战传统伦理关系的机会。

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、变迁,人类仍然需要和谐的社会关系,需要在无序中寻找稳定之锚。


鉴于碎片化、互联化之后,一个人的界面也将有N个面——家庭、工作、商业、社会等等,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面之间的关系,倘若解决的不好,就会陷入到各种纠结、闹心、堵心中,甚至走极端。


而一个友好、宽广的界面需要随缘的心态,包容的胸怀,开放的思想,多元的角度,多维的思维,达到穿透性的理解,以简单应对复杂。



(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